发布时间:2025-04-05 08:03:42 来源:环球新闻网 作者:西窗
近日,上海官宣:要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有哪些具体措施?一起来看!国办发布生育支持措施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从4方面提出系列生育支持措施。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积极稳妥抓好落实。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用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积极支持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适当运营补助。促进儿童发展和保护。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加强住房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强化职工权益保障,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实际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方式,营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环境。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那么,上海会怎么做?上海:要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11月2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按照市委部署,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会议原则同意《关于上海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并指出生育支持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树立“大人口观”,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更好促进上海现代化建设。要降低生育、养育、教育“三育”成本,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要优化人口服务,进一步提升婴幼儿托育、家庭育儿指导、儿童医疗保健等服务品质,为年轻人愿意生、养得好提供保障。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创造良好环境。那么,目前上海有哪些生育福利?上海生育福利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补贴与生育生活津贴。今年上海生育补贴有上调!1生育医疗费补贴生育医疗费补贴主要用于补贴女职工产前检查、住院起付线以及住院分娩期间的自负医疗费用。2024年6月1日(含)后生产或流产的女职工,生育医疗费补贴标准如下:(图片来源:上海嘉定)2生育生活津贴生育生活津贴=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天×产假天数。月生育生活津贴上下限分别为上年度本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300%和60%;从业妇女生育或者流产前12个月内变动工作单位的,其月生育生活津贴按照各用人单位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加权平均数计发。自2024年起,由医保部门根据用人单位向税务部门申报的上年度职工工资性收入,汇总计算形成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所在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申报上年度职工工资性收入的,暂按用人单位上年度12月底月平均缴费基数计发,医保部门定期完成待遇清算。近期将在“一网通办”提供企业查询事项,向单位提供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查询服务,功能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生育假期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7天。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以再享受生育假60天,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10天。在其子女年满3周岁之前,双方每年可以享受育儿假各5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本市户籍公民,在其子女年满16周岁以前,领取每月3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按照《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由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5000元。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同时符合一定条件的本市户籍人员,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发给《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证》,持有《特别扶助证》的人员,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区政府给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对于生育三胞胎以上家庭可以得到补助。目前的补助标准为1970元/月。也期待上海进一步的生育优化细则~来源:上海发布、解放日报、上海嘉定直播讲座预告:近期都在聊中本贯通专业解读,有哪些适合男生女生的好专业,该怎么选择以及中考体育怎么选比较好拿满分的讲座,要了解的家长 点下方的直播预约按钮预约 ,到时候在微信上就能直接听直播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文章